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>旅游资讯>香港旅游购物

被蚊子咬了,会得哪些传染病

作者:佚名   浏览次数:6261次  上传时间:2015-07-30  

在这酷热的夏季,正是蚊虫猖獗的时候,尤其在7月-9月这个阶段,更是蚊虫密度最高、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。而在这炎热的夏季里,请问您做好预防被蚊子咬的措施了吗?据最近一则相关新闻报道蚊虫叮咬人事故:山西省一男子被蚊子叮咬,一口脸部肿成球,两个月无法消肿,医院得出结论为硬肿症,从这则新闻就可以反映出,被蚊子咬后不仅危害到人体的身体健康,而且还有可能传播各种疾病以及影响睡眠质量,下面就让大家来了解一下,到底被蚊子叮咬后会传播哪些疾病?

 灭蚊

1、疟疾:病原体为疟原虫,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,常年可发病。潜伏期一般为10-20天,临床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、高热、出汗,以及贫血和脾肿大等。因原虫株、感染程度、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,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,其中恶性疟疾可侵犯内脏,预后较差。

2、流行性乙型脑炎:、病原为乙型脑炎病毒,是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南等地区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。潜伏期一般为10-15天,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嗜睡等,重者可出现抽搐、昏迷,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此病多发于儿童,重症患者常留下后遗症,死亡率较高。

3、丝虫病:病原体为丝状线虫,是我国华东、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经蚊子传播的流行性寄生虫病。潜伏期一般为半年,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、过敏、急性淋巴结和淋巴管炎等,后期因其成虫阻塞淋巴管,形成象皮肿、乳糜尿或腹水。

4、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:病原为登革病毒,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经蚊子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。潜伏期一般为2-15天,前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、头痛、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、皮疹、淋巴结肿大、白细胞减少等,病死率低;后者以高热、休克、出血、皮疹、血液浓缩、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,病死率高。

从上述可以看出,被蚊子咬后不仅能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,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,所以,在这蚊虫众多的夏季里,我们要随时随地做好防蚊工作,不管是游玩、睡觉都要提前做好预防蚊虫工作;那么,防蚊工作如何做起呢?晚间,可使用最为常见的方法蚊帐、蚊香等驱蚊品,白天,可采用大受消费者欢迎的驱蚊喷雾剂,法国进口低敏配方,添加有效驱蚊成分、气味幽香、清爽怡人,只需外出时,在身体暴露部位轻轻喷一喷,驱蚊效果长达12小时驱蚊保护,方便又携带,蚊虫绝不敢靠近,有需要的朋友,可点击www.safeandnice.com.hk进行预定和购买!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